日前,英特尔在中国建立了移动通信事业部,这是一个相对独立、主要针对中国的OEM、ODM进行创新支持的部门。这个部门除了进行一些产品计划、产品定义方面的工作,同时也会跟客户一起进行产品上市后的市场推广工作。秉承“深圳战略”,英特尔的深圳合作客户数已经发展到14家,一切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。
Wendy点评:
过去几年,白牌平板凭借价格优势出货量保持了快速增长,但最近在产品差异化和利润方面遇到了天花板,在这样的竞争情况下,一些想要走的更远、做得更大的企业开始寻求差异化之路。在全球电子产业的版图上,深圳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区域,有着众多的电子产品厂商。在国内消费者眼中,这些厂商的标签很简单,他们是山寨厂商,但正是这些品牌并不为国人所知的厂商,把数以千万计的平板电脑销往了海外市场。而刚进入移动芯片领域的英特尔也需要巩固自己的实力,逆袭ARM联盟,这样看来这二者的关联似乎也就有了某种必然。
目前英特尔放下一贯仅与大品牌厂商合作的姿态,在中国建立移动通信事业部,组建起对中国市场的重视。此前Intel在国内先后扶植了联想、中兴等手机品牌,不过目前的市场环境跟当年毕竟有所差距,平板方面苹果、三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,从认知度到消费习惯方面,消费者已接受了IOS和Android类的平板产品。另外ARM架构的芯片很早就进入了市场,国内许多厂商的工程师只了解ARM架构,对X86平台并不了解,这对于Intel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虽然困难重重,但英特尔也并非没有胜算。多年以来Intel积累了一部分的方案商资源,很多中小品牌并不是直接跟芯片厂商合作,而是跟解决方案商合作。中小厂商没有实力去跟英特尔等大厂商谈判,只会去找解决方案商,而每个解决方案商手上都有十几家到几十家平板厂商,英特尔应该更多地去跟解决方案公司合作,才能覆盖到更多的中小品牌。与此同时,与深圳的白牌平板厂商的合作能够加速英特尔产品的开发周期,更具灵活性,这一点上更能获得消费者青睐。但是这种合作仍然有不少不稳定因素,毕竟,目前很多白牌平板电脑厂商是依靠低价和产品快速上市获利,他们对未来长期发展的关注并不多。没有长远的规划,只是瞎猫碰老鼠,抓到了就赚到了,如果没有抓到就快速转型或者直接倒下,英特尔能经得起这种失败的磨砺吗?灵敏的嗅觉英特尔有了,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,但是笔者还是认为,只要英特尔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上均匀发力,充分发挥自身设计、制造工艺和渠道方面的优势,扶植出下一个“联想”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。 |